產品列表 / products
在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的技術體系中,制冷量是決定設備低溫段溫變速率的核心參數(shù),直接影響設備能否快速實現(xiàn)低溫目標、穩(wěn)定維持快速降溫過程,其性能表現(xiàn)對整個實驗的效率與準確性至關重要,尤其在電子、汽車等對溫變測試要求嚴苛的行業(yè)中,制冷量的匹配度直接關系到產品測試結果的可靠性。
從技術原理來看,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的溫變速率由 “加熱能力" 與 “制冷能力" 共同決定,其中制冷量對降溫速率的影響更為顯著。當設備執(zhí)行快速降溫程序(如從 85℃降至 - 40℃)時,需通過制冷系統(tǒng)快速帶走工作室內部的熱量。若制冷量不足,會導致熱量轉移速度滯后于目標降溫速率,出現(xiàn) “降溫緩慢"“溫度平臺期" 等問題 —— 例如目標 10℃/min 的降溫速率,因制冷量不足可能實際僅能達到 5℃/min,且在接近低溫設定值時易出現(xiàn)溫度波動,無法滿足快速溫變測試的嚴苛要求。反之,充足的制冷量能確保熱量快速被吸收、轉移,使工作室溫度精準且快速地向目標值靠近,保障降溫階段的溫變速率穩(wěn)定達標。
具體到實際應用場景,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的制冷量需與設備工作室體積、目標溫變速率、低設定溫度相匹配。以 100L 容積的設備為例,若需實現(xiàn) 15℃/min 的降溫速率(從 60℃降至 - 50℃),其制冷量通常需達到 8-12kW;若工作室容積擴大至 200L,且目標降溫速率提升至 20℃/min,制冷量則需相應提升至 15-20kW。這是因為更大的工作室空間需更多冷量覆蓋,更快的降溫速率需更高的熱量轉移效率,而常規(guī)高低溫箱因無需快速降溫,制冷量通常僅為同容積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的 1/3-1/2,無法滿足快速溫變場景需求。